骶骨骨折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等情况,包括卧床休息6-8周及骨盆兜带牵引(重量5-10kg);手术适用于明显移位等情况,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恢复解剖结构,年轻患者适用)和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创伤小、恢复快,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具体措施
卧床休息: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建议卧床6-8周,以减少骨折部位的受力,促进骨折愈合。卧床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骨折部位受到不必要的压力。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生长发育的特点,卧床休息的时间可能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总体原则是减少骨折部位的活动。
骨盆兜带牵引:通过骨盆兜带牵引可以起到复位和固定骨折的作用。牵引的重量一般根据患者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通常为5-10kg。牵引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骨折部位的情况,根据情况调整牵引的重量和时间。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在进行骨盆兜带牵引时要更加谨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骨折部位的变化。
手术治疗
适应证:当骶骨骨折伴有明显移位、压迫神经导致神经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开放性骶骨骨折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骶骨骨折移位明显,已经压迫到马尾神经,导致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神经症状时,手术是必要的。
手术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开暴露骨折部位,将移位的骨折块复位后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这种手术方式可以有效地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手术耐受性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相对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经皮微创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微小的切口,利用影像引导技术将内固定材料置入骨折部位进行固定。这种手术方式对于一些合适的骶骨骨折患者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大手术的患者,但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