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可致排便习惯改变(如次数变化、腹泻便秘交替)、粪便性状改变(如变细、带黏液或血液)、表现为隐痛或胀痛且位置不固定的腹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质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的腹部肿块、出现腹胀腹痛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有消瘦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肠道基础状况、生活方式、性别及病史等会影响相关表现及症状易被忽视混淆。
一、排便习惯改变
大肠癌可致使患者排便次数出现变化,比如排便次数增多,也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这是由于肿瘤对肠道产生刺激,进而影响肠道正常的蠕动以及吸收功能。不同年龄人群肠道基础状况有别,像老年人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因肠道病变引发排便习惯改变;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者肠道功能易紊乱,也会导致排便习惯改变。
二、粪便性状改变
粪便可能会变细,还可能带有黏液或者血液。肿瘤生长过程中会破坏肠道黏膜,造成出血,血液与粪便混合后就会使粪便外观发生改变。年龄较大者肠道功能较弱,更易因肠道病变出现粪便性状改变,所以需留意粪便中是否有异常的黏液或血迹。
三、腹痛
通常表现为隐痛或者胀痛,位置不固定。肿瘤逐渐增大可能会引起肠道梗阻或者侵犯周围组织,从而引发腹痛。不同性别在疼痛感知和耐受上有差异,但大肠癌引发腹痛的本质是肿瘤对肠道及周围组织的刺激或压迫所致,病史较长或有肠道基础疾病者发生大肠癌时,腹痛症状易被忽视或混淆。
四、腹部肿块
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肿块,其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这是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可被触及的表现,对于有家族史或年龄超过40岁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腹部触诊及相关检查来排查腹部肿块情况。
五、肠梗阻症状
会出现腹胀、腹痛、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肿瘤堵塞肠道可引起肠梗阻,这种情况在大肠癌进展到一定阶段较为常见,长期缺乏运动者肠道蠕动相对缓慢,更易在发生肠梗阻时出现相应症状。
六、全身症状
包含消瘦、乏力、贫血等。肿瘤会消耗人体营养物质,长期慢性失血等可导致患者出现全身营养不良表现,年龄较大、体质较弱者出现全身症状时更为明显,需综合评估全身状况来判断是否与大肠癌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