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甲状腺炎的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有症状(甲状腺区域疼痛、放射痛、发热等)和体征(局部红肿、触痛、肿大);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甲状腺功能(早期可能无异常,后期有变化)、ESR(加快);影像学检查有超声(甲状腺肿大、回声不均等)和核素扫描(摄取核素功能减低)。
一、临床表现评估
1.症状表现: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区域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更为突出;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甲状腺炎相关症状可能受激素水平影响而有不同表现。
2.体征检查:甲状腺局部可能出现红肿、触痛明显,病情严重时可触及甲状腺肿大,质地较硬。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变化可能有不同特点,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血常规变化可能相对更明显,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即炎症状态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典型升高表现。
2.甲状腺功能检查:早期甲状腺功能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发展,若甲状腺滤泡被破坏,可能出现甲状腺激素短暂升高,之后恢复正常或出现甲减表现。对于有基础疾病或特殊年龄人群,甲状腺功能的动态变化监测尤为重要,能更准确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及病情进展。
3.红细胞沉降率(ESR):ESR通常会加快,反映体内炎症的活跃程度。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久坐者可能基础ESR相对偏高,但在急性甲状腺炎时其升高更显著,可作为炎症活动的辅助判断指标。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可发现甲状腺肿大,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低回声区等异常表现。超声检查对不同年龄患者都较为适用,儿童患者因甲状腺相对较小,超声检查需更精细操作,但能清晰显示甲状腺的形态结构变化,帮助判断炎症范围及程度。
2.核素扫描:可见甲状腺摄取核素功能减低,有助于与其他甲状腺疾病鉴别。在特殊病史患者中,如曾有甲状腺相关治疗史或其他基础疾病,核素扫描能提供更特异的诊断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