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骨折后需进行固定与制动,随后分早期、中期、后期开展康复训练,同时配合物理治疗(早期冷敷、中晚期热敷),并保证营养支持,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恢复。
康复训练
早期(1-2周内):在骨折固定后可开始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通过主动活动手指,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关节僵硬,同时也有助于减轻手腕部的肿胀。此阶段活动应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影响骨折愈合。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协助进行手指的被动屈伸活动,但要注意力度适中。
中期(2-6周):可逐渐增加手腕部的活动度训练。比如进行手腕的缓慢屈伸、尺偏和桡偏运动,但幅度不宜过大。可以借助弹力带等辅助工具进行轻柔的抗阻训练,增强手腕周围肌肉的力量。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在康复训练时要注意控制血糖稳定,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训练强度和时间应根据自身血糖控制情况适当调整。
后期(6周以后):当骨折初步愈合后,可加大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难度。进行手腕的旋转活动以及抓握、捏取物品等精细动作训练,逐步恢复手腕的正常功能。对于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康复训练需要更加循序渐进,可结合平衡训练,防止因手腕功能恢复后出现站立或行走不稳的情况。
物理治疗
热敷:在骨折恢复的中晚期,可适当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一般可在康复训练后进行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但对于皮肤感觉减退的患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要注意避免烫伤。
冷敷:在骨折早期,若有肿胀情况,可进行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手腕部位,每次冷敷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营养支持
骨折恢复需要充足的营养,应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生长,可多吃瘦肉、鱼类、蛋类等;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可通过牛奶、豆制品、虾皮等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可适当晒太阳或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等。对于素食者,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以保证营养均衡,防止因营养缺乏影响骨折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