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治疗需依骨折类型、移位程度等综合制定方案,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适用于无移位等情况,用石膏固定、跟骨牵引等;手术针对移位明显等,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术后需积极康复,治疗要综合多因素选方案,重各阶段护理与康复以提高预后。
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适用于无移位的跟骨骨折、波及关节面但移位较小(通常跟骨压缩不超过关节面的30%、跟骨宽度增宽不超过50%)的骨折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方法:包括石膏固定、跟骨牵引等。石膏固定需将患足固定于功能位,限制足部的活动,促进骨折初步愈合。跟骨牵引主要用于骨折移位明显需先行牵引复位的情况,通过牵引调整骨折的对位对线。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足的血运、感觉等情况,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愈合及复位情况。对于儿童跟骨骨折,非手术治疗更为常用,因为儿童骨骼具有较强的塑形能力,通过合适的外固定往往能取得较好的预后,但仍需严格遵循儿童骨骼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固定和随访。
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移位明显的跟骨骨折,如跟骨压缩超过关节面的30%、跟骨宽度增宽超过50%、跟距关节面台阶超过2mm等情况,多需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关节面的平整和跟骨的高度、宽度等正常结构,以最大程度恢复患足的功能。
手术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手术需在骨折局部进行切开,暴露骨折部位,然后通过复位器械恢复跟骨的正常解剖结构,再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对于老年患者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耐受手术的能力,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对患者全身状况的影响。术后需要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包括早期的踝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以促进患足功能的恢复。康复训练需根据患者的年龄、骨折愈合情况等进行个体化制定,儿童患者在康复训练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影响骨骼发育,而老年患者则要注重循序渐进,防止因康复不当导致再次损伤。
总之,跟骨骨折的治疗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注重各个阶段的护理和康复,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