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骨髓炎的诊断需综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细菌学检查。体格检查观察局部表现;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白细胞等可提示炎症,CRP、PCT可反映炎症活动及感染情况;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后期有相应表现,CT更清晰显示骨质等情况,MRI敏感可早期发现病变;细菌学检查通过创面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菌及指导用药,儿童和老年患者检查各有需注意事项。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提示机体存在炎症反应。但需注意,儿童的血常规指标波动范围与成人不同,且某些慢性感染时白细胞可能无明显升高;老年患者可能因机体反应低下,白细胞升高不显著。
C反应蛋白(CRP):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时迅速升高,其水平变化可反映炎症的活动程度。例如,胸骨骨髓炎活动期CRP往往明显升高,治疗后随着炎症控制,CRP水平逐渐下降。
降钙素原(PCT):PCT在细菌感染时升高,可用于鉴别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性炎症。在胸骨骨髓炎的诊断中,PCT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相关的炎症。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发病2-3周后可见骨质疏松、不规则破坏,随后出现骨膜反应、骨质硬化等。对于儿童患者,X线检查需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影响对X线表现的判断。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胸骨骨质破坏、死骨形成及周围软组织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例如,可发现X线不易察觉的小的骨质破坏灶和死骨。对于肥胖患者或病变复杂部位,CT检查优势更明显。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胸骨骨髓炎较为敏感的方法,能早期发现骨髓内炎症、软组织感染等情况,可显示骨髓水肿、软组织肿胀等改变。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MRI检查无辐射损伤,能更准确地评估病变范围,但需注意患者体内有无金属植入物等MRI检查禁忌证。
细菌学检查
创面分泌物培养:通过对胸骨部位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明确病原菌,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对于儿童患者,采集分泌物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老年患者若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采集分泌物时要充分评估患者耐受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