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骨肿瘤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逐渐加重且夜间明显的疼痛(肿瘤细胞侵犯骨组织刺激相关结构致痛)、轻微外力可致的病理性骨折(肿瘤破坏骨致承重能力降)、骨部位的肿块或肿胀(肿瘤生长致局部异常增生)、脊柱转移压迫脊髓的脊髓压迫症(肿瘤侵犯脊柱压迫神经)以及部分患者出现的高钙血症(肿瘤细胞分泌因子致骨溶解使血钙升高)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但有共性及相关风险情况。
机制:肿瘤细胞侵犯骨组织,刺激骨膜、神经等结构,引发疼痛信号传导。
病理性骨折
表现:由于肿瘤破坏骨组织,使骨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于脊柱、长骨等部位。比如脊柱转移瘤可能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患者出现背部畸形、活动受限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风险不同,老年患者本身骨密度相对低,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风险更高。有肿瘤病史且骨转移明确的患者更易出现病理性骨折。
机制:肿瘤细胞破坏骨的正常结构和成分,骨的承重能力降低。
局部肿块或肿胀
表现:部分患者可在转移骨部位触及肿块或看到局部肿胀,如四肢骨转移可能出现局部膨隆等情况。对于不同性别患者,该表现无特异性差异,但在有肿瘤病史人群中,若发现骨部位异常肿块需考虑转移性骨肿瘤可能。
机制:肿瘤在骨内生长,导致局部组织异常增生形成肿块或引起肿胀。
脊髓压迫症
表现:当转移性骨肿瘤转移至脊柱,肿瘤组织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时,可出现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脊髓受压后的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存在一些退行性病变基础,脊髓受压后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或加重。有肿瘤病史且脊柱转移风险高的患者需密切关注是否出现脊髓压迫相关表现。
机制:肿瘤侵犯脊柱,压迫神经结构,影响神经功能传导。
高钙血症
表现:部分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可出现高钙血症相关表现,如恶心、呕吐、乏力、精神不振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高钙血症表现可能相似,但对于肿瘤患者,尤其是有骨转移的,出现这些非特异性症状时需排查高钙血症。有肿瘤病史且骨转移明确的患者更易发生高钙血症。
机制:肿瘤细胞分泌相关因子,促进骨组织溶解,释放钙进入血液,导致血钙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