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分良性和恶性(骨癌),部分良性骨肿瘤有恶变可能成骨癌,如软骨瘤、骨巨细胞瘤等,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一开始就是骨癌,继发性骨癌是其他部位肿瘤转移来的,不同人群骨肿瘤发生及恶变风险不同,有既往骨肿瘤病史人群需加强随访监测。
良性骨肿瘤的恶变情况
软骨瘤:单发的内生软骨瘤恶变率较低,但多发性软骨瘤病(Ollier病)有10%-25%的恶变几率,可恶变为软骨肉瘤等骨癌。例如相关研究表明,Ollier病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恶变风险逐渐增加,尤其在青春期生长加速期后,恶变可能性更需关注。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患有多发性软骨瘤病的情况,需密切监测肿瘤生长变化,因为处于生长发育期,肿瘤受生长因素影响可能更易发生恶变。
骨巨细胞瘤:属于潜在恶性的骨肿瘤,约有1%-4%的骨巨细胞瘤会发生恶变,可转变为恶性程度较高的骨肉瘤等骨癌。在中青年患者中较为常见,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有一定差异的发病及恶变倾向,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等监测病情。
恶性骨肿瘤的特点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一开始就是骨癌,如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多见于长骨干骺端,起病时就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会迅速生长、破坏骨质、转移等。尤文肉瘤也是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恶性程度高,进展快。
继发性骨癌是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骨骼所致,并非由骨肿瘤发展而来,但从肿瘤来源角度看,原发肿瘤的情况会影响骨骼转移瘤的发生发展,例如乳腺癌、肺癌等容易发生骨转移,形成继发性骨肿瘤,不过这不属于骨肿瘤发展为骨癌的情况。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骨肿瘤的发生及恶变风险有所不同。青少年时期骨骼生长活跃,良性骨肿瘤如骨巨细胞瘤等在该时期发病后更需警惕恶变可能;女性在一些与激素相关的骨肿瘤发病上可能有差异,但骨肿瘤恶变风险主要还是与肿瘤自身特性等相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接触某些放射性物质等不良生活环境因素可能增加骨肿瘤发生及恶变风险。有既往骨肿瘤病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需加强随访监测,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以及相关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恶变或复发等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医疗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