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痣是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形似蜘蛛,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常见于上腔静脉分布区域,肝病患者易出现;肝掌是手掌特定部位片状充血等,也与雌激素灭活相关,多见于肝病患者,儿童出现需警惕先天性肝病,妊娠期生理性蜘蛛痣和肝掌分娩后多可消退,肝病患者出现提示肝脏功能异常需进一步评估治疗监测。
一、蜘蛛痣
(一)定义
蜘蛛痣是一种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为皮肤小动脉分支末段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
(二)表现特征
形状:形似蜘蛛,痣体有一个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
颜色:大多为鲜红色,也可呈暗红色。
大小:大小不一,直径可由针头大小至数厘米不等。
好发部位:常见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如面部、颈部、上胸部、肩部及上肢部等。
(三)形成原因
主要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青春期少女及妊娠期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含量增加,可出现蜘蛛痣,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而在肝病患者中,尤其是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容易出现蜘蛛痣。此外,健康人如营养不良、B族维生素缺乏等也可能偶尔出现蜘蛛痣。
二、肝掌
(一)定义
肝掌是指手掌大拇指和小指的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色。
(二)表现特征
颜色与形态:手掌颜色呈现粉红色或胭脂样红色,有斑块状或网状分布。
好发部位:主要位于双手的大鱼际、小鱼际及手指掌面部位。
(三)形成原因
同样与雌激素灭活相关。在肝病状态下,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功能减退,使得雌激素在体内累积,引起小动脉扩张,从而出现肝掌。多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患者。此外,少数健康人在青春期等特定时期,也可能出现一过性肝掌,但一般程度较轻且会自行消退。
对于儿童来说,如果出现蜘蛛痣或肝掌,需要高度警惕是否存在先天性肝脏疾病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对于妊娠期女性出现的生理性蜘蛛痣和肝掌,一般在分娩后会逐渐消退,无需特殊治疗,但如果伴有其他异常症状也需及时就诊。而对于肝病患者出现的蜘蛛痣和肝掌,提示肝脏功能可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异常,需要针对肝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相应的治疗及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