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炎发热时,首先可采用物理降温,适用于各年龄段,如用湿毛巾擦拭大血管丰富部位;然后要明确病因针对性处理,亚急性甲状腺炎若体温超38.5℃且不适可考虑用非甾体抗炎药(儿童需注意禁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热要排查合并感染情况并谨慎处理;同时各年龄段均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发热持续不退或出现严重不适要及时就医。
一、物理降温
1.适用于各年龄段:对于甲状腺炎发热的患者,首先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每次擦拭时间可在10-15分钟左右,可反复进行。对于儿童,要注意避免擦拭心前区等敏感部位,擦拭时动作要轻柔,因为儿童皮肤相对娇嫩,防止损伤皮肤。
二、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
1.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与病毒感染有关,除发热外还可能伴有甲状腺疼痛等症状。如果发热是由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当体温不是特别高时,先以物理降温为主。若体温超过38.5℃且患者感觉不适,可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需注意儿童用药禁忌等情况,低龄儿童一般不建议首先使用药物降温,优先物理降温),如阿司匹林等,但需遵循相关用药原则。
2.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一般很少单纯引起发热,如果出现发热情况,需要排查是否合并有其他感染性因素。比如是否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部位的感染。如果合并感染,要针对感染的病原体进行相应处理,同时对于甲状腺炎本身发热的情况,同样可先采取物理降温等措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处理方式有差异,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相对少见,但如果发生,在处理发热时要更加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
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各年龄段均需: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甲状腺炎伴有发热,都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甲状腺局部症状(如疼痛、肿大情况等)以及全身情况。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者体温持续升高,或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症状,如呼吸困难、剧烈头痛等,要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等情况。例如对于老年患者,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更要密切关注各项指标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