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需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其他检查。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观察(关注生命体征、休克表现等)和局部检查(看肿胀、瘀斑、压痛等);影像学检查中X线有前后位、出口位和入口位片,CT有平扫和三维重建;其他检查主要是MRI,用于骨盆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时。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检查表现和关注点有差异。
局部检查:检查骨盆部位有无肿胀、瘀斑,触摸骨盆有无压痛、异常活动及骨擦感。检查会阴部有无血肿、皮肤擦伤等情况,因为骨盆骨折可能合并会阴部损伤。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骨盆前后位X线片:是骨盆骨折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初步显示骨盆环的骨折情况,如耻骨支骨折、髂骨骨折等。能观察到骨盆骨折的大致类型,如耻骨联合分离、髋臼骨折等。不同年龄患者骨盆X线表现有差异,儿童骨盆骨骺未闭合,骨折线可能通过骨骺;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疏松性改变相鉴别。
出口位和入口位X线片:当前后位X线片不能明确诊断时,可加拍出口位和入口位X线片。出口位片可显示骨盆环的垂直方向骨折情况,入口位片有助于观察骨盆环的上下方向骨折情况,能更全面地评估骨盆骨折的移位程度和类型。
CT检查:
CT平扫:能够清晰显示骨盆骨折的细节,如髋臼骨折的关节面情况、骨盆环的三维结构等。对于复杂的骨盆骨折,CT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骨折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例如,能明确髋臼骨折是否累及关节面,以及骨折块的移位情况。不同年龄患者进行CT检查时,要考虑辐射剂量问题,儿童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但为了明确诊断有时又必须进行。
CT三维重建:可以立体地显示骨盆骨折的形态,直观地呈现骨折部位、骨折块的移位方向和程度等,有助于医生更清晰地理解骨折情况,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他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一般在骨盆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等情况时考虑进行。MRI可以显示骨盆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如坐骨神经损伤时,MRI能观察到神经周围的水肿、出血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患者,MRI检查的必要性和关注点有所不同,儿童软组织损伤的MRI表现与成人有差异,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准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