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诊断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进行。病史采集要询问受伤机制和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包括观察局部体征及进行神经血管检查;影像学检查有X线(正位、侧位片)、CT(复杂骨折时)、MRI(怀疑合并软组织损伤时),诊断中要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及重视神经血管损伤情况。
症状表现:了解患者受伤后是否有肩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疼痛通常较为明显,肩部活动时疼痛加剧,患者可能不敢活动上肢等。
体格检查
局部体征:观察肩部有无畸形,如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可能出现肩部轻度肿胀、瘀斑,局部压痛明显,肩关节活动受限,主动和被动活动时均会引起疼痛加剧。
神经血管检查:检查上肢的神经功能,包括桡神经、腋神经等的功能,如感觉、运动情况。同时检查手部的血运情况,包括脉搏搏动、皮肤颜色、温度等,以判断是否合并神经血管损伤。例如,腋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肩部外展功能障碍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正位片:是诊断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常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类型,如无移位骨折、外展型骨折、内收型骨折等。能看到骨折线的位置、骨折端的移位情况等。
侧位片:有助于了解骨折端前后移位情况等,对全面评估骨折有重要意义。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尤其是涉及关节面的骨折,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骨折块的移位情况以及关节面的平整程度等。例如,能发现一些细微的骨折线或者判断骨折块是否有明显的移位进入关节腔等情况。
MRI检查:一般在怀疑合并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如肩袖损伤、韧带损伤等情况时进行。MRI可以显示肩部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如肩袖的信号改变、韧带的损伤程度等,但对于骨折的诊断,X线和CT通常已足够,MRI并非肱骨外科颈骨折诊断的常规检查。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手段,可以对肱骨外科颈骨折进行准确的诊断。在整个诊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对骨折发生和表现的影响,例如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发生机制和表现可能与年轻男性不同;同时,对于有神经血管损伤表现的患者需要格外重视,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