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是涉及造血系统(含造血干细胞及造血组织)的疾病,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数量、形态或功能异常,按累及细胞系列分红细胞疾病(如缺铁性贫血,育龄女性风险高)、白细胞疾病(包括白细胞减少症及白血病,分急慢性)、血小板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涉造血干细胞异常、免疫异常、遗传等(如地中海贫血具家族遗传倾向),不同人群中儿童白血病多见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比高,老年人治疗需谨慎评估,女性特殊生理阶段易患红细胞相关血液病。
一、血液病的定义
血液病是一类涉及造血系统的疾病,涵盖造血干细胞以及造血组织相关病变,主要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的数量、形态或功能出现异常。
二、按累及细胞系列分类及特点
(一)红细胞疾病
常见如缺铁性贫血,因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致使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外周血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降低。育龄女性由于月经失血等因素,罹患该类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白细胞疾病
1.白细胞数量或质异常:白细胞减少症可由感染、药物等多种因素引发,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正常范围。
2.白血病: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内异常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可分为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症状较重;慢性白血病起病相对隐匿。
(三)血小板疾病
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包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类型,因血小板自身抗体产生等原因,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或生成减少,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出血点、瘀斑等。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与病毒感染等因素诱发相关,成人则可能因自身免疫等因素发病。
三、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涉及造血干细胞异常、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例如地中海贫血是由珠蛋白基因缺陷所致,引发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四、不同人群特点
儿童:白血病较为多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儿童中占比较高,儿童患病后身体恢复情况受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影响。
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诊断与治疗时需更谨慎地进行评估。
女性:处于月经、妊娠、哺乳等特殊生理阶段时,可能因铁丢失增加或需求增多,易患红细胞相关血液病,如缺铁性贫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