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与肝癌在B超表现上有区别,肝囊肿形态边界规整、内部无回声、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肝癌形态边界多不清晰规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后壁及后方回声可衰减,不同年龄性别人群B超表现差异与生理病理特点相关,有基础肝病等人群需警惕肝癌,发现肝脏B超异常需结合多种检查综合判断。
形态与边界: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光滑,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明确。这是因为肝囊肿是肝脏内的囊性病变,囊壁完整且规则,所以在B超下能呈现出规整的形态及清晰边界。例如单纯性肝囊肿,多为单房性,囊壁薄而均匀,超声表现为无回声区,边界锐利。
内部回声:内部为无回声暗区,透声好。这是由于囊肿内主要是液体成分,超声对液体的反射较弱,所以显示为无回声。
后壁及后方回声:后壁回声增强,后方回声也增强。这是因为无回声的囊肿对超声的衰减作用小,使得后壁及后方组织反射的超声信号更强。
肝癌:
形态与边界:肝癌的形态多样,可为结节状、巨块型等,边界多不清晰、不规整,常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模糊。比如肝细胞癌,肿瘤边界可呈蟹足样或毛刺样,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破坏了正常肝组织的结构,导致边界不清。
内部回声:回声不均匀,多见实性回声,可伴有坏死、液化等形成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这是因为肝癌组织由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细胞及间质组成,内部结构不均匀,所以超声回声表现多样。例如分化程度较差的肝癌,内部实性成分多,回声往往偏高;而有坏死液化时则可见混合回声。
后壁及后方回声:后壁回声可无明显增强甚至衰减,后方回声也可不增强或有衰减现象。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对超声的衰减作用较强,使得后壁及后方组织反射的超声信号减弱。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B超表现差异主要与各自的生理病理特点相关。一般来说,对于有基础肝病(如乙肝、丙肝病史)的人群,更需警惕肝癌的可能。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酒、接触化学毒物等人群也需关注肝脏情况。特殊人群如孕妇进行B超检查时要考虑超声对胎儿的影响,但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肝脏本身的超声征象。如果发现肝脏B超异常,无论何种人群都应进一步进行甲胎蛋白等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及增强CT、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因为仅靠B超表现有时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