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髓样癌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查有降钙素和癌胚抗原检测;影像学检查有超声、CT、MRI、核素扫描等;病理检查有细针穿刺活检,特殊人群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
癌胚抗原(CEA)检测:约70%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血清CEA升高,其水平也可反映肿瘤的活性及预后等情况,与降钙素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甲状腺超声可发现甲状腺内的结节,甲状腺髓样癌超声表现通常为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可有钙化,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对于甲状腺结节的初步评估有重要价值,能帮助确定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但单纯超声检查不能确诊甲状腺髓样癌。
CT检查:颈部CT可清晰显示甲状腺肿瘤的大小、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如气管、食管、颈部大血管等的关系,还能发现颈部有无转移的淋巴结,对于评估肿瘤分期有重要意义。
MRI检查: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显示甲状腺髓样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是对颈部神经侵犯的评估方面优于CT。可多平面成像,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范围。
核素扫描:常用的是降钙素受体闪烁显像,甲状腺髓样癌起源于C细胞,C细胞表达降钙素受体,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降钙素类似物进行扫描,可发现甲状腺内及转移灶的位置,但该检查相对特异度不是极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病理检查
细针穿刺活检(FNA):通过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获取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甲状腺髓样癌的FNA细胞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如可见多边形、梭形细胞,排列成巢状、束状等,但最终确诊还需结合免疫组化等进一步检查。免疫组化方面,甲状腺髓样癌通常表达降钙素、癌胚抗原、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等标志物,有助于与其他甲状腺肿瘤鉴别。对于怀疑甲状腺髓样癌的患者,FNA是重要的术前诊断手段之一,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需要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甲状腺髓样癌相对较少,但诊断时同样需遵循上述检查流程。儿童进行超声检查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对儿童造成过多不适;在进行病理穿刺活检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耐受性和心理因素,尽量减少创伤。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其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考虑对比剂等对心肾功能的影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