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传染性相对较弱,仅在患者病灶有开放性伤口且排菌时可能通过飞沫等传染家人,受患者病情、家人免疫力、接触密切程度影响,可通过隔离排菌病灶、增强家人免疫力、及时就医检查等预防传染,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家长密切关注及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影响传染的因素
患者病情状态:如果骨结核患者处于结核分枝杆菌大量繁殖且有排菌情况时,如同时合并有肺结核且痰液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此时传染家人的风险会增加。而如果骨结核患者病情稳定,病灶处没有明显的结核分枝杆菌排出,那么传染家人的可能性就较低。
家人自身免疫力:家人如果自身免疫力较强,比如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营养状况良好、很少生病等,那么即使接触到少量的结核分枝杆菌,也可能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不容易被感染。相反,如果家人本身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患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力低下,那么接触结核分枝杆菌后就更容易被感染发病。
接触密切程度:与患者接触越密切,被传染的几率相对越高。比如家人与患者长期生活在同一密闭空间,朝夕相处,那么被传染的风险比偶尔接触的远亲等要高。
预防骨结核传染家人的措施
隔离排菌病灶:如果骨结核患者同时合并有肺结核等排菌情况,应让患者单独居住,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患者的痰液等分泌物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比如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等。
增强家人免疫力:家人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像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长,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对于免疫力较低的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免疫缺陷者等,更要注意加强防护和营养支持。
及时就医检查:家人如果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疑似结核感染的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或CT检查、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是否被感染骨结核或其他部位的结核,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家长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明原因的低热、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排查骨结核等疾病。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吐痰等,减少结核分枝杆菌传播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