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难以完全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复查可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延缓进展,病因治疗中Hp感染需根除,对症治疗缓解消化不良等症状,饮食作息要调整,还需定期复查。
一、治疗方面
1.病因治疗:若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需进行根除Hp治疗,一般采用含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及抗生素的四联疗法,多数患者经规范根除Hp治疗后,胃黏膜萎缩可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有部分患者胃黏膜萎缩难以完全逆转。
2.对症治疗:对于存在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可使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等)、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等缓解症状。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药物选择上需有所考量,比如老年患者可能肝肾功能有所减退,用药需更谨慎评估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女性患者在一些药物使用上可能要考虑特殊时期的差异等。有特定病史的患者,如合并心脏病的患者使用多潘立酮需注意药物对心脏的影响等。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患者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调整有不同特点,年轻人可能更需注意纠正不良的聚餐、熬夜后暴饮暴食等习惯;老年人群则要注重饮食易于消化吸收等。女性患者可能在饮食选择上要结合自身内分泌等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有胃部基础病史的患者更要严格把控饮食,防止刺激胃部加重病情。
2.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不同年龄阶段作息要求不同,年轻人可能存在熬夜等情况需刻意调整,老年人群本身睡眠特点可能有所改变,更要维持相对规律的作息时间。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更需保证充足休息。有慢性疾病病史的患者保证良好作息对整体病情控制有益。
三、定期复查
患者需定期进行胃镜及病理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有无不典型增生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不同年龄患者复查的间隔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病情稳定的中青年患者可间隔1-2年复查,而老年患者或病情有变化倾向的患者可能需缩短复查间隔。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阶段虽一般不进行胃镜复查,但非孕期要遵循常规复查安排。有胃部严重病史的患者复查频率应相对更频繁。
总之,慢性萎缩性胃炎虽难以根治,但通过综合的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复查等措施,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