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骺炎的诊断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进行。病史采集要询问年龄、症状表现及既往病史;体格检查包括局部检查、压痛检查和活动度检查;影像学检查有X线、CT、MRI,X线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后期可见骨骺形态密度改变等,CT可清晰显示复杂部位骨骺细微结构,MRI能早期发现软组织和骨骺病变。
症状表现:了解患者是否有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疼痛的性质(如隐痛、刺痛等)、发作时间(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加重或缓解因素等。例如胫骨结节骨骺炎患者常表现为膝关节下方胫骨结节处疼痛,上下楼梯、跑跳时加重。
病史情况: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外伤史、感染史等,外伤可能是诱发骨骺炎的因素之一,感染相关病史也可能与骨骺炎的发生存在关联。
体格检查
局部检查:观察病变部位有无肿胀、畸形、皮肤温度变化等。以股骨头骨骺炎为例,可观察患侧髋关节周围有无肿胀,双侧下肢长度是否对称等。
压痛检查:触摸病变骨骺部位,确定有无明显压痛,明确压痛的具体位置和范围。比如跟骨骨骺炎时,跟骨跖面或跟腱附着处可有压痛。
活动度检查:检查相关关节的活动范围,如病变涉及膝关节,要检查膝关节的屈伸、内外旋等活动度,了解活动受限的程度。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早期表现: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或仅见骨骺轻度模糊。随着病情进展,后续可观察到骨骺形态、密度的改变。例如股骨头骨骺炎早期X线可能仅显示股骨头骨骺密度稍增高,形态尚正常。
典型表现:后期可出现骨骺变扁、碎裂、密度不均等情况,还可观察到关节间隙的变化等。比如胫骨结节骨骺炎X线可见胫骨结节处骨骺增大、致密或碎裂,周围软组织肿胀等。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骨骺病变,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骨骺的细微结构改变,如能更精准地观察骨骺的碎裂程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例如髋关节部位的骨骺炎,CT可更清楚地显示股骨头骨骺的情况。
MRI检查:MRI对软组织和骨骺的病变显示更为敏感,能早期发现骨髓水肿、软组织炎症等情况。在骨骺炎早期,MRI可发现骨骺内有异常信号,有助于早期诊断。例如能更早地发现股骨头骨骺炎早期的骨髓水肿等改变。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手段来诊断骨骺炎,不同的检查方法从不同角度为诊断提供依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组合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