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有腹痛(多在饱餐或进食油腻后,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放射,也有开始隐痛后转绞痛)、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发热(早期38℃左右,重者39-40℃伴寒战)、黄疸(少见,胆总管梗阻或炎症波及时轻度黄染);慢性胆囊炎腹痛多为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反复发作,进食油腻后加重,有消化不良等表现,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有胆囊结石史、长期高脂饮食、肥胖者风险高症状可能更明显。
一、急性胆囊炎
腹痛:
多发生于饱餐或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性质多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这是因为胆囊收缩,结石移动,阻塞胆囊管,引起胆囊强烈收缩和痉挛导致疼痛。例如,有研究发现约70%-90%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首发症状为右上腹疼痛。
部分患者开始时仅有上腹部隐痛不适,随后可逐渐发展为阵发性绞痛。
消化道症状:
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这是由于胆囊炎发作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反射性痉挛和蠕动异常。
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不想进食油腻食物等情况。
发热:早期体温可在38℃左右,如病情加重或合并感染,体温可升高至39℃-40℃,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寒战。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机体释放致热原,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
黄疸:较少见,若胆总管结石梗阻或炎症波及胆总管,可出现轻度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这是由于胆道梗阻,胆红素逆流进入血液所致。
二、慢性胆囊炎
腹痛:
腹痛症状不如急性胆囊炎典型,多为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常反复发作。一般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这是因为进食油腻食物会刺激胆囊收缩,而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异常,从而引发疼痛。
消化道症状:
常有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反酸等,与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排泄不畅,影响消化功能有关。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胆囊异常。
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症状可能有所差异,例如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腹痛程度可能较轻,而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胆囊炎症状可能会有变化。有胆囊结石病史的人群发生胆囊炎的风险更高,症状也可能更明显。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等人群易患胆囊炎,其症状可能因这些因素的影响而更易发作或表现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