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髓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疼痛、红肿热、肿胀;全身有发热、全身不适;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儿童可能哭闹不安,老年人全身症状不典型且易被忽视,有基础病史人群症状更不典型、治疗难。
红肿热:病变局部皮肤可出现红肿,温度升高,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以及炎性介质释放等原因引起。一般来说,红肿区域的范围会随着炎症的扩散而可能扩大,皮肤温度较周围正常组织明显升高,用手触摸可明显感觉到发热。
肿胀:肋骨周围组织因炎症反应出现肿胀,可触及局部组织增厚、有硬块等表现。肿胀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轻者可能仅能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局部组织间隙改变,重者可见明显的局部隆起。
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表现,体温可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可为低热(体温在37.3-38℃),也可为高热(体温超过38.5℃)。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全身性反应,当肋骨骨髓炎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时,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导致体温升高。例如,有研究统计显示,约60%-70%的肋骨骨髓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寒战等表现。
全身不适: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由于炎症反应消耗机体能量以及毒素吸收等原因,患者会感觉身体疲倦,没有力气,同时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
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肋骨骨髓炎可能还会伴有哭闹不安等表现,因为儿童无法准确表达疼痛等不适,更多通过哭闹来体现。而且儿童的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炎症扩散可能相对较快,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的骨骼发育尚未成熟,炎症对骨骼的影响可能会更明显地干扰其生长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肋骨骨髓炎患者全身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发热等表现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局部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且容易被忽视。老年人往往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肋骨骨髓炎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会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因为在治疗肋骨骨髓炎时需要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果患者本身有其他部位的感染病史或者有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病史(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等),肋骨骨髓炎的症状可能会更不典型,炎症更容易扩散,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肋骨骨髓炎可能会迅速进展,局部炎症反应可能不典型,但全身情况恶化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