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具里-施细胞及炎症背景局部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起病全身有发热盗汗等症状诊断靠淋巴结活检和影像学分经典型与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多见于特定年龄段男女有差异免疫低下增风险儿童老年及合并基础病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性病理表现为存在里-施(Reed-Sternberg)细胞,好发于青少年及中青年人群。
二、病理特征
1.里-施细胞:是诊断霍奇金淋巴瘤的重要依据,该细胞体积较大,双核或多核,核仁明显。
2.炎症背景:肿瘤组织中除里-施细胞外,还伴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
三、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多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起病,常见于颈部、锁骨上淋巴结,其次为腋下、纵隔等部位淋巴结。
2.全身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盗汗、体重减轻(6个月内体重减轻≥10%)等全身症状,约1/6患者有皮肤瘙痒表现。
四、诊断方法
1.淋巴结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切除或穿刺获取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发现里-施细胞及典型病理改变。
2.影像学检查:常用胸部X线、CT、PET-CT等,用于评估肿瘤累及范围,如纵隔、腹腔等部位淋巴结及脏器受累情况。
五、分型
1.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包括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丰富型、淋巴细胞消减型等亚型。
2.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相对少见,病理特征为淋巴细胞为主的背景中存在淋巴细胞为主型里-施细胞(LP细胞)。
六、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
年龄:多见于15~35岁及50岁以上人群,不同分型在不同年龄段分布有差异。
性别: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男性略多于女性,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女性稍多。
生活方式:目前无明确证据表明特定生活方式直接导致霍奇金淋巴瘤,但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如艾滋病患者发病率相对升高。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治疗时优先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方案,密切监测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需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选择耐受性较好的治疗方案,关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如有其他慢性疾病,治疗时需综合考量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治疗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干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