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愈合良好但有轻度畸形或功能障碍者,包括外固定和康复训练;手术治疗有切开复位内固定,适用于陈旧性骨折有明显移位等情况,术后需规范康复护理;还有截骨矫形术,针对陈旧性骨折严重畸形,术后也需严格康复管理。
一、保守治疗
适应证与特点:适用于骨折愈合良好,但存在轻度畸形或功能障碍的患者。对于儿童陈旧性骨折,由于其骨骼的塑性能力较强,部分可通过保守治疗改善。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外固定和康复训练。外固定可采用石膏、支具等,通过维持骨折端的位置,为骨折愈合创造稳定环境。康复训练则需根据骨折部位和患者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以促进功能恢复。例如,上肢陈旧性骨折可进行抓握、屈伸等训练来恢复手部功能;下肢陈旧性骨折需进行步态训练等,以恢复行走功能。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功能恢复进展,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二、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
适应证:当陈旧性骨折存在明显移位、骨折不愈合、严重畸形影响功能等情况时考虑手术。例如,骨折端有明显分离、骨痂生长不良导致骨折不愈合,或者骨折畸形愈合严重影响肢体外观和功能时。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手术的操作和风险评估有所不同。儿童由于骨骼特点,手术中需特别注意对骨骺的保护;成年人则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如钢板、螺钉等。手术的目的是恢复骨折的解剖复位,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条件,并恢复肢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术后处理:术后需要进行规范的康复护理,包括早期的伤口护理、预防感染等,同时逐步开展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康复训练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的肌肉收缩等活动开始,逐渐增加强度和难度。
截骨矫形术:
适应证:针对陈旧性骨折导致的严重畸形,如肢体短缩、成角畸形等。通过截骨将畸形的骨骼截断,重新拼接成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结构。例如,下肢陈旧性骨折导致明显成角畸形,影响行走和外观时可考虑截骨矫形术。不同年龄患者截骨矫形的效果和风险不同,儿童的骨骼重塑能力有助于术后畸形的进一步改善,但也需谨慎操作避免影响生长发育;成年人则更注重畸形矫正后的功能恢复和长期稳定性。手术过程中要精确截骨和固定,以保证矫形效果。术后同样需要严格的康复管理,包括定期复查骨折愈合情况、持续的康复训练等,以确保肢体功能最大程度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