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是因乳糖酶分泌少无法完全消化乳糖致非感染性腹泻,症状有消化道症状及其他症状,治疗包括饮食调整(减少乳糖摄入、替换含乳糖食物)、补充乳糖酶,婴儿患者要选营养均衡奶粉且观察反应,成人患者要保证其他营养摄入,有其他疾病时需遵医嘱。
一、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其症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消化道症状:进食含乳糖的食物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腹部不适,如腹胀、腹痛,多为痉挛性疼痛;还可出现腹泻,大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汤样,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婴儿患者可能因不适而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症状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婴儿由于表达能力有限,更多通过哭闹、喂养困难等方式体现不适。
二、乳糖不耐受的治疗
(一)饮食调整
减少乳糖摄入:对于婴儿患者,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配方奶粉。对于成人患者,应避免食用牛奶、奶酪、奶油等富含乳糖的食物。例如,婴儿可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来满足营养需求;成人在饮食中避免食用冰淇淋、乳糖含量高的糕点等。
替换含乳糖食物:用酸奶代替部分牛奶,因为酸奶在发酵过程中部分乳糖已被分解;也可选择乳糖含量低的食物,如经过乳糖酶处理的牛奶等。
(二)补充乳糖酶
外源性乳糖酶补充:在进食含乳糖的食物前,补充乳糖酶制剂,帮助消化乳糖。对于婴儿患者,可在喂奶前将乳糖酶加入奶中;成人患者也可在食用含乳糖食物时服用乳糖酶。但需注意选择质量可靠、符合安全标准的乳糖酶制剂。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患者:婴儿是乳糖不耐受的高发人群,在选择替代奶粉时要确保营养均衡,满足婴儿生长发育需求。同时,要注意奶粉的冲调方法和卫生,避免因奶粉问题导致其他健康问题。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食用替代食物后的反应,如生长发育情况、大便性状等。
成人患者:成人患者在调整饮食时要注意保证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避免因限制乳糖摄入而导致营养不良。例如,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可通过选择其他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食物来补充,如肉类、豆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如果成人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胃肠道疾病等,在调整饮食和使用乳糖酶时需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其他疾病可能会影响乳糖的消化和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