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需先确定就医及检查时机,进行术前相关检查排除禁忌;了解药物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包括药物反应和孕囊排出观察;术后要注意休息与活动、卫生护理及阴道流血观察;不同人群如青春期女性、有病史人群、特殊生活方式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确定就医及检查
1.就医时机:停经≤49日,超声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且适合药物流产者应及时就医。
2.术前检查: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心电图等检查,以全面评估身体状况,排除药物流产禁忌证。例如,严重贫血、凝血功能异常、各种疾病的急性阶段、宫外孕等情况均不适合药物流产。
二、了解药物流产流程及注意事项
1.药物使用:药物流产一般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这是常见的药物副作用,一般无需过于紧张,但若反应严重需及时告知医生。
2.观察孕囊排出:服用米索前列醇后需在医院观察,多数人会在6小时内排出孕囊,但也有少数人会在2周内排出。要注意观察排出物的情况,确认是否为孕囊,若长时间未排出孕囊或阴道流血量多,需及时处理。
三、术后护理
1.休息与活动:术后应休息1-2周,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但也并非绝对卧床,可以进行适量的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以促进子宫恢复和身体血液循环,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2.卫生护理: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防止发生感染。
3.阴道流血观察:注意阴道流血情况,正常情况下阴道流血量应逐渐减少,若阴道流血量多于月经量,或流血时间超过2周,应及时就医。
四、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方面:青春期女性身体各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药物流产可能对内分泌等产生影响,需在家长陪同下谨慎决定,并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术后更要注意身体恢复情况,加强营养摄入以促进身体修复。
2.有病史人群:如有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药物流产使用的药物可能会对相应脏器功能产生影响,需提前告知医生病史,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评估药物流产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制定更合适的方案。
3.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的女性,药物流产后身体恢复可能相对较慢,且吸烟可能影响子宫恢复和身体健康,建议尽量戒烟;长期熬夜的女性,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术后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