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溃疡发生机制复杂,缺血是重要因素但非唯一,还有神经病变、感染、高血糖环境等非缺血相关因素,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足部危险因素者需定期检查足部、控制相关指标、注意足部保护等,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糖尿病患者也需加强足部护理和血糖控制等。
缺血相关因素: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当下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血管狭窄甚至闭塞,会导致足部血液供应减少。例如,研究发现,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是由于下肢动脉缺血,使得足部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影响组织的修复,从而容易引发溃疡。这种情况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相对更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增加。
非缺血相关因素:
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感觉神经病变会使患者对足部的伤害性刺激不敏感,比如无法及时察觉足部的微小创伤;运动神经病变会影响足部的肌肉功能,导致足部畸形,如高弓足、锤状趾等,进而使足部受力不均,局部压力增加,容易形成溃疡。这种神经病变相关的溃疡在各个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中都可能出现,尤其在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更为突出。
感染:足部皮肤的破损为细菌等病原体提供了入侵的门户,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一旦发生感染,就会加重足部的炎症反应,影响溃疡的愈合,甚至导致溃疡进一步恶化。无论年龄大小、性别差异,只要足部有破损且血糖控制不佳,都有可能因感染引发溃疡。
高血糖环境: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细胞的正常功能,会影响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多种细胞活动,如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血管新生等,从而阻碍溃疡的愈合,增加溃疡发生的风险。这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都存在,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如饮食控制情况等)密切相关,长期高血糖的生活方式会加重这一情况。
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存在足部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定期检查足部情况,注意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保持足部清洁,避免足部受伤等。对于有缺血表现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血管情况,如进行血管超声、血管造影等检查;对于神经病变患者,要注意保护足部,避免受伤;对于有感染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要加强足部护理和血糖等指标的控制;儿童糖尿病患者相对较少,但一旦患病,也需严格控制血糖,密切关注足部情况,因为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同样可能出现上述各种导致足部溃疡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