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检查包含实验室检查的肝功能(反映肝细胞损伤、胆红素代谢、肝脏合成功能及凝血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判断不同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甲胎蛋白(筛查原发性肝癌),影像学检查的腹部超声(观察肝脏情况)、腹部CT(定位定性肝脏病变)、磁共振成像(分辨率优且无辐射助鉴别肿瘤性质),还有肝穿刺活检(明确肝病病因病理的金标准,有创需权衡),特殊人群中儿童检查要考虑生理特点、孕妇慎选放射性检查、老年人需关注基础疾病对结果的影响并详问病史评估。
一、实验室检查
1.1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评估胆红素代谢情况,黄疸时可异常升高;白蛋白、球蛋白及白球比,反映肝脏合成功能,肝硬化、慢性肝病时白蛋白降低;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等),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时可延长。
1.2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乙肝五项可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及病毒复制情况等,丙肝抗体用于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戊肝抗体等可检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等,不同肝炎病毒感染有不同的血清学表现。
1.3甲胎蛋白(AFP):是筛查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肝癌时AFP常显著升高,但部分良性肝病等也可能轻度升高。
二、影像学检查
2.1腹部超声:简便无创,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检测脂肪肝、肝硬化(如肝脏表面不光滑、实质回声增粗等)、肝内占位性病变等,能初步筛查肝脏病变。
2.2腹部CT:对肝脏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高,可清晰显示肝脏病灶的大小、形态、血供等,有助于肝癌、肝囊肿、肝血管瘤等疾病的诊断。
2.3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病变的分辨率优于CT,尤其在鉴别肝脏肿瘤的性质(如区分良恶性肿瘤)等方面有优势,且无辐射。
三、其他检查
3.1肝穿刺活检:通过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明确肝病病因、病理类型的金标准,适用于不明原因的肝炎、肝硬化等情况的诊断,但属于有创检查,需权衡风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肝病检查时需考虑其生理特点,检查操作应轻柔,部分检查可能需在镇静下进行时要严格评估镇静风险;孕妇肝病检查需谨慎选择检查方法,如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超声检查相对安全;老年人肝病检查需关注其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如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某些肝脏代谢指标的排泄,从而干扰检查结果判断,检查前需详细询问病史并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