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3周早期康复锻炼需遵循循序渐进、轻柔适度原则,包括膝关节和髋关节活动度锻炼、股四头肌及腓肠肌等长收缩锻炼,锻炼中要密切观察自身感觉,不同患者(如儿童、成年、老年)需注意相应事项,如儿童需家长协助、老年需更耐心及定期复查等。
1.早期康复锻炼原则
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3周,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轻柔适度的原则,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内固定物松动等情况。此时骨折处已有一定程度的纤维连接,但稳定性仍有限,锻炼需逐步增加强度和活动范围。
2.关节活动度锻炼
膝关节:可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仰卧位,慢慢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后再缓慢屈曲,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这样有助于维持膝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因为长时间制动可能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粘连、关节囊挛缩。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家长在旁轻柔协助,避免力量过大造成损伤;对于成年患者,可自主进行,但要注意力度适中。
髋关节:进行髋关节的外展和内收活动。平卧位,缓慢外展髋关节,再缓慢内收,各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这有助于维持髋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防止髋关节活动受限,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良好的关节活动度有利于整体身体功能的维持,因为关节活动受限可能影响日常行走等活动,进而影响血糖控制等。
3.肌肉收缩锻炼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患者仰卧位,伸直下肢,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可以促进肌肉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很重要,儿童通过锻炼可促进肌肉正常发育,成年患者可维持肌肉力量,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废用性萎缩。
腓肠肌收缩:仰卧位或坐位,用力收缩腓肠肌,将足跟尽量向上提,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这有助于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血液回流相对缓慢,更需重视此项锻炼,因为股骨干骨折术后长期卧床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较高。
4.注意事项
锻炼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自身感觉,如有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下降,恢复过程可能更缓慢,需更加耐心地进行锻炼,且要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给予更多关注和正确引导,确保锻炼在安全范围内进行,避免因孩子不配合或锻炼不当影响骨折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