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支持)、药物治疗(选合适抗生素)、手术治疗(急诊手术适用于严重情况,术式可选腹腔镜等;择期手术适用于病情稳定者,发作缓解后4-6周进行),还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患者需监测基础病、儿童要谨慎用药及考虑生长发育、妊娠期要兼顾胎儿孕妇安全)。
一、一般治疗
禁食与胃肠减压:急性胆囊炎发作时,需禁食以减少胆汁分泌,缓解胆囊收缩引起的疼痛,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减轻腹胀。对于儿童患者,要确保禁食期间的液体和营养补充,避免脱水和营养不良。
补液支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等调整补液量和补液成分,比如儿童要注意按体重计算补液量,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
二、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可能的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药物选择和剂量有所不同,儿童要选择儿童适用的抗生素剂型和剂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
三、手术治疗
急诊手术:
适应证:如患者出现严重的腹膜刺激征、胆囊坏疽、穿孔等情况时需急诊手术。对于老年患者,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看是否能耐受手术;儿童患者则要考虑其身体对手术的承受能力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术式:通常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对开放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可能需要开放手术。
择期手术:
适应证: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可在适当时间进行择期手术,一般建议在急性发作缓解后4-6周进行。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择期手术的时间选择和术前准备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比如年轻患者身体状况较好的话可以适当提前安排,但仍需遵循手术时机的一般原则。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手术耐受性差,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变化,药物使用要考虑对基础疾病的影响,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儿童患者:儿童急性胆囊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较快。在治疗时要谨慎使用药物,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小的治疗方案,手术时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术后护理要注重儿童的心理安抚和营养支持等。
妊娠期患者:妊娠期急性胆囊炎的治疗要兼顾胎儿和孕妇的安全。药物选择要避免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手术时机的选择要权衡手术对妊娠的影响,一般尽量选择对妊娠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