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昏迷的诊断涉及多项检查。快速血糖检测是重要依据,血糖低于2.8mmol/L(特殊人群有不同标准)结合症状可高度怀疑;血浆胰岛素测定有助于鉴别原因,胰岛素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胰岛素瘤;C肽测定可区分胰岛素自身分泌过多或外源性摄入导致的低血糖;胰岛素抗体检测有助于判断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是否存在相关低血糖;饥饿试验在严密监测下实施,若出现低血糖发作伴胰岛素水平升高支持胰岛素瘤诊断;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初步筛查,CT及MRI能更清晰显示病变定位胰岛素瘤等,但各有特点及适用情况。
指标意义:血糖值低于2.8mmol/L(部分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可能血糖值在3.9mmol/L左右就出现低血糖相关症状)时,结合低血糖相关症状,高度怀疑低血糖昏迷。
血浆胰岛素测定
检测意义:有助于鉴别低血糖的原因。若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存在胰岛素瘤等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的情况。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胰岛素有一定范围,低血糖时胰岛素水平异常升高需进一步排查病因。
C肽测定
检测意义:C肽与胰岛素以等分子数从胰岛β细胞生成及释放,测定C肽可以区分胰岛素自身分泌过多还是外源性胰岛素摄入导致的低血糖。如果C肽升高,提示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多相关的低血糖可能;如果C肽降低,需考虑外源性胰岛素使用等情况。
胰岛素抗体检测
检测意义: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检测胰岛素抗体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抗体相关的低血糖。如果存在胰岛素抗体,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波动出现低血糖情况。
饥饿试验
实施方法:让患者在一定时间内不进食,一般持续12-72小时,密切监测血糖、胰岛素、C肽等指标。
意义:若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发作,同时伴有胰岛素水平升高,则支持胰岛素瘤导致低血糖的诊断。但该试验有一定风险,需在严密监测下进行,对于老年、有心血管疾病等特殊人群要谨慎实施,因为长时间不进食可能加重心脏等器官负担。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对于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腹部超声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有助于发现胰腺内的占位性病变,但对于较小的肿瘤可能存在漏诊情况。
CT及MRI检查: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胰腺组织及周围结构,有助于发现胰腺肿瘤等病变,对于定位胰岛素瘤等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于微小的胰岛素瘤,MRI有时比CT更具优势,但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等特殊设备的患者有一定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