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包括:X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有薄骨壳,部分有骨膜反应;CT表现为病变内部多囊或蜂窝状、囊内软组织密度、囊壁强化,能清晰显示与周围骨质关系及是否侵犯周围软组织;MRI表现为T1加权像低-中等信号,T2加权像多高信号且囊内可见液-液平面,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明显强化。
一、X线表现
1.病变部位骨质改变
多见于长骨的干骺端,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有菲薄的骨壳。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阶段可能因骨骼发育程度不同而在病变范围和表现上有一定差异,比如青少年骨骼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病变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
2.骨膜反应
部分病例可出现骨膜反应,表现为层状或线状骨膜新生骨,这与病变的活动性有关,反映了病变对骨膜的刺激情况,不同性别在骨膜反应的发生率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具体还需结合个体情况分析。
二、CT表现
1.病变内部特征
可见多囊状或蜂窝状改变,囊内为软组织密度影,囊壁有强化。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其骨骼病变可能因应力等因素有一定差异,但CT表现主要还是基于病变本身的病理改变。在有相关病史的患者中,如既往有骨骼创伤等情况,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表现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主要还是以病变的囊性结构等特征为主。
能清晰显示病变与周围骨质的关系,准确判断病变是否突破骨皮质向周围软组织侵犯,这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很重要,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和成年人,在病变侵犯范围上可能因骨骼成熟度不同而有不同表现,儿童骨骼未完全成熟,病变可能更容易向周围扩展。
三、MRI表现
1.T1加权像
病变呈低-中等信号。在不同性别患者中,信号差异不明显,但对于有内分泌疾病等病史的患者,可能会影响骨髓的信号表现,从而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MRI信号判断产生一定干扰。
2.T2加权像
多呈高信号,囊内可见液-液平面,这是动脉瘤样骨囊肿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液-液平面的形成与病变内不同成分的分层有关,在儿童患者中,由于骨骼的生长代谢等因素,液-液平面的显示可能相对更具特点,而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骨骼营养代谢异常的患者,可能会影响液-液平面的观察清晰度等。
增强扫描时,囊壁及分隔可有明显强化,通过MRI增强扫描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的血供情况等,对于判断病变的活性等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患者在增强扫描后的强化表现可能因骨骼的血供特点不同而有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