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疾病包括因铁摄入不足等致携氧能力下降的缺铁性贫血及因叶酸或维生素B缺乏致生成障碍的巨幼细胞贫血,白细胞疾病涵盖发病急缓不同的白血病及由感染、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出血性疾病包含遗传性因凝血因子缺乏的血友病及获得性因抗血小板抗体致破坏过多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红细胞疾病
红细胞疾病主要是由于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例如缺铁性贫血,是因机体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等原因,使得体内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进而导致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其发病与饮食中铁摄入不足的人群(如偏食儿童、素食者等)关系密切,儿童长期缺铁会影响生长发育。再如巨幼细胞贫血,多因叶酸或维生素B缺乏,影响DNA合成,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常见于长期素食、酗酒或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者,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二、白细胞疾病
白细胞疾病涵盖多种类型,其中白血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发病急,骨髓中异常原始及幼稚白细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如长期处于辐射环境的工作人员)、某些化学物质(如苯及其衍生物)接触有关。儿童急性白血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对多见,可能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及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相关。慢性白血病发展相对缓慢,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常出现费城染色体异常,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于老年人,与机体免疫功能衰退等因素有关。另外,白细胞减少症也属于白细胞疾病,可由感染、药物副作用(如抗肿瘤药物、抗甲状腺药物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患者易反复发生感染,不同年龄人群因基础健康状况不同,感染风险有所差异,儿童白细胞减少时更需注意防护避免感染。
三、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血友病是典型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因凝血因子缺乏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男性发病居多,女性多为携带者,患者常出现关节、肌肉反复出血及深部组织血肿等表现,儿童期发病时可能因磕碰等诱发出血,需特别注意避免外伤。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患者表现为皮肤紫癜、瘀斑及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可能相对有差异,妊娠期女性发病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相关,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