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骨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保守治疗有手法复位外固定、持续牵引;手术治疗有克氏针内固定、钢板螺钉内固定;康复治疗分早期、中期、后期,早期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中期增强度范围,后期恢复正常功能,不同患者依自身情况调整治疗及康复方案。
持续牵引:对于一些不稳定的指骨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较严重的情况,持续牵引可以缓解肌肉痉挛,矫正骨折端的重叠移位。例如,对于某些开放性指骨骨折伴有明显软组织肿胀的患者,先通过持续牵引来改善骨折端的位置,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手术治疗
克氏针内固定:是指骨骨折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通过在骨折端穿入克氏针来固定骨折部位。克氏针固定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较小的优点。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指骨骨折,尤其是一些移位明显的骨折。在儿童指骨骨折中,如果骨折移位较明显,克氏针内固定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需要注意克氏针的固定时间和术后护理,避免克氏针引起的局部刺激或感染等问题。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手指的血运、感觉等情况。
钢板螺钉内固定:适用于一些复杂的指骨骨折,如多段骨折、粉碎性骨折等。钢板螺钉内固定可以提供更稳定的固定,有利于骨折的解剖复位和早期功能锻炼。但手术相对克氏针内固定创伤稍大。对于成年患者,如果骨折情况较复杂,钢板螺钉内固定可能是更好的选择,能够保证骨折端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早期康复都非常重要。在骨折固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手指的屈伸等活动练习,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例如,术后1-2周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指小范围的被动屈伸活动。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帮助儿童进行手指的康复活动,因为儿童可能配合度相对较低,但早期康复对于儿童手指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能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发生。
中期康复:随着骨折的愈合,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范围。可以进行主动的手指屈伸锻炼,配合一些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等,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对于成年患者,中期康复可以逐步增加抗阻训练等,以增强手指的力量。而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康复训练需要更加温和,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调整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后期康复:骨折基本愈合后,要进行全面的功能恢复训练,包括精细动作训练等,以恢复手指的正常功能。例如,进行捡豆子、握力训练等,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力量。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在后期康复中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方案,确保手指功能最大限度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