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子痫是子痫前期基础上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阶段,多发生在妊娠晚期等时段,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临床表现有抽搐发作及其他子痫前期相关表现,对孕妇、胎儿有不良影响,年轻初产妇、高龄产妇、有不良生活方式或相关病史孕妇需注意加强产检等管理。
一、发病机制
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炎症免疫过度激活、遗传因素等有关。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会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血压升高、蛋白尿等子痫前期表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现抽搐等子痫表现。
二、临床表现
1.抽搐发作:典型发作过程为先表现为眼球固定,瞳孔散大,瞬间头扭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口角及面部肌肉颤动,数秒后全身及四肢肌肉强直,双手紧握,双臂伸直,发生强烈的抽动。抽搐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持续1分钟左右,抽搐强度减弱,全身肌肉松弛,随即深长吸气,发出鼾声而恢复呼吸。抽搐发作前及发作期间,患者神志丧失。
2.其他表现:还可能伴有血压明显升高、蛋白尿增多、水肿加重等子痫前期的相关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发生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严重并发症。
三、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孕妇方面:妊娠子痫对孕妇的健康威胁极大,可导致脑出血、肾衰竭、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在孕期应定期进行产检,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一旦发现有子痫前期迹象,需积极进行规范治疗,如合理休息、必要时降压等,以降低发展为子痫的风险。
2.胎儿方面:由于孕妇发生子痫时可能出现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等情况,会影响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导致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严重时可引起胎死宫内等不良结局。所以孕期要加强胎儿监测,如通过胎心监护、B超等了解胎儿宫内状况。
3.年龄因素:一般来说,年轻初产妇和高龄产妇发生妊娠子痫的风险相对较高。年轻初产妇可能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适应不良,高龄产妇自身基础健康状况可能相对复杂,更易出现相关问题,所以这两类人群孕期更要加强产检和健康管理。
4.生活方式因素:孕期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如过度劳累、精神高度紧张、营养不均衡等,会增加妊娠子痫的发生风险。所以孕期应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同时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5.病史因素:有既往妊娠高血压疾病病史、慢性高血压病史、肾脏疾病病史等的孕妇,妊娠子痫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无相关病史者。这类孕妇孕期需更加密切监测,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