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疣是骨骼退行性病变,表现为骨赘,其引起因素包括年龄增长致关节软骨磨损、关节曾受创伤、长期关节劳损、遗传因素及某些关节疾病影响,年龄因素致中老年骨疣发生率高,创伤、劳损等在各年龄段可诱发,遗传因素占比小但有家族倾向者需关注,关节疾病会促使骨疣形成。
骨疣的引起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关节软骨会逐渐磨损。一般来说,30-40岁之后,关节软骨的退变就会开始,到了中老年时期,这种退变会更加明显。例如,膝关节是人体较大且使用频繁的关节,随着年龄增加,膝关节软骨磨损后,机体为了稳定关节,会通过骨质增生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导致骨疣的形成。在老年人群体中,骨疣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与长期的关节磨损导致的关节退变密切相关。
创伤因素:如果关节曾经受到过外伤,比如骨折、韧带损伤等。以膝关节骨折为例,骨折后关节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在恢复过程中,骨骼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增生来尝试修复受损的关节结构。创伤会改变关节的力学环境,使得局部骨骼受到异常的应力刺激,进而引发骨疣。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外伤都可能成为骨疣的诱发因素,但对于儿童来说,由于骨骼还在发育阶段,外伤引起骨疣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也不能忽视。
劳损因素:长期重复使用某些关节,会导致关节的过度磨损。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膝关节、腰椎等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发生劳损。以腰椎为例,长期弯腰工作的人,腰椎椎体之间的椎间盘受到挤压,椎体会受到异常的应力,为了适应这种异常应力,椎体边缘会出现骨质增生,即骨疣。这种劳损因素在中青年人群中也较为常见,长期不良的姿势,如长时间伏案工作导致的颈椎劳损,也会引发颈椎骨疣。
遗传因素:部分骨疣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有关。某些遗传性的骨骼发育异常疾病可能会增加骨疣发生的风险。虽然遗传因素在骨疣发病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来说,需要更加关注关节的健康状况,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如保持合理的体重、避免过度劳累等,以降低骨疣发生的可能性。例如,一些遗传性的软骨发育异常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关节周围的骨质增生现象。
疾病因素:一些关节疾病也会导致骨疣的形成。例如,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引起关节的炎症和破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关节滑膜受到炎症刺激,会影响关节软骨和骨骼的代谢,导致骨质异常增生形成骨疣。另外,骨关节炎等疾病也与骨疣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疾病会改变关节内的环境,促使骨组织异常增生。对于患有这些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延缓骨疣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