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颧骨骨折治疗分保守和手术。保守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移位轻、不影响外观功能者,通过局部固定等,需观察复查;手术用于明显移位影响外观、眼部功能、张口受限等,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中要关注全身及面部恢复,治疗后需康复训练。
一、保守治疗
1.适应情况
对于无明显移位或移位较轻、不影响面部外观和功能的颧骨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例如,一些儿童患者若骨折移位不明显,由于其面部骨骼仍在发育,保守治疗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对于老年患者,若全身情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也可优先考虑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通过局部固定、对症处理等方式。局部固定可采用弹性绷带等简单固定装置,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促进骨折愈合。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肿胀、疼痛等情况,一般会使用消肿、止痛药物辅助治疗,但需谨慎选择药物,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治疗过程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面部的临床检查,包括视诊观察面部外形是否对称,触诊了解骨折部位有无压痛、骨擦感等。还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以明确骨折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保守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二、手术治疗
1.适应情况
当颧骨骨折出现明显移位,影响面部外形(如面部塌陷、不对称等)、眼部功能(如复视等)、张口受限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青壮年患者若颧骨骨折移位明显,影响面容和功能,手术治疗是较好的选择;对于有明确面部功能障碍表现的患者,如因颧骨骨折导致张口困难影响进食等,也需要手术干预。
手术的目的是恢复颧骨的正常解剖结构,恢复面部的外形和功能。
2.手术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这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通过在面部做合适的切口,暴露骨折部位,将移位的颧骨复位,然后使用钛板、钛钉等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手术中需要精确操作,确保颧骨复位到正常位置,内固定牢固。例如,在复位过程中要依据面部的解剖标志来准确判断颧骨的位置是否恢复正常;术后需要注意观察面部切口的愈合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颧骨骨折,可能会采用其他相对复杂的手术技术,但总体原则是恢复颧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全身情况和面部恢复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生长发育对骨折愈合和面部外形的影响;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其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术后恢复的情况,加强护理和康复指导。同时,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面部功能的恢复,如张口训练等,以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