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及育龄女性,起病可急可缓,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等,血常规示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等,骨髓象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且发育成熟障碍;急性白血病各年龄均可发病,起病多急,常伴发热、贫血进行性加重等,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等可异常,外周血可见原始及幼稚细胞等,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原始和幼稚细胞大量增生,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手段可鉴别两者,儿童及育龄女性中两者表现有不同特点但可依各项检查区分。
急性白血病:各年龄均可发病,起病多较急,部分患者发病前有病毒感染等诱因,常伴有发热,体温可高可低,发热原因多与感染有关,还可出现贫血进行性加重,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有出血倾向,可累及全身各部位,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颅内出血等,常有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
血常规及骨髓象检查
血常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一般低于30×10/L,白细胞计数多正常,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根据出血程度可有不同程度降低。
急性白血病: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正常或减低,外周血可见原始及幼稚细胞,血小板计数多数减少,血红蛋白降低。
骨髓象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表现为幼稚巨核细胞增多,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
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大量增生,超过30%(FAB分型)或≥20%(WHO分型),红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制。
其他检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多呈阳性,骨髓活检无白血病细胞浸润等异常。
急性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分型、染色体及基因检测等有助于明确白血病的类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细胞化学染色可出现相应白血病类型的特征性表现,免疫分型可明确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染色体及基因检测可发现特异的染色体异常和基因改变,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见t(15;17)染色体易位等。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儿童急性白血病鉴别时,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病情相对较良性,出血症状相对局限,而儿童急性白血病病情进展快,除了出血、贫血、发热外,还可能有骨骼疼痛等表现;育龄女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与可能合并的血液系统其他疾病鉴别,而急性白血病在育龄女性中也可出现类似表现,但通过上述各项检查可进行区分。总之,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准确的实验室检查等综合手段来鉴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急性白血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