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可经血液、母婴、性传播,部分无症状,可致肝脏慢性病变;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两者病原体不同,传播途径有部分差异,临床表现及转归有别,实验室检查也不同,乙肝慢性化率高,丙肝易慢性化且早期抗病毒治疗有较高治愈可能,乙肝完全治愈相对困难。
一、什么是丙肝
丙肝即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等途径传播。感染丙肝病毒后,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等症状。丙肝病毒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二、乙肝跟丙肝区别何在
(一)病原体不同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这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不同的病毒导致其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等多方面存在差异。
(二)传播途径部分不同
1.血液传播:两者均可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等,但乙肝还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以及性接触传播,而丙肝母婴垂直传播相对乙肝来说发生率较低,性接触传播导致丙肝感染的概率也相对乙肝较低。
2.母婴传播:乙肝母婴传播较为常见,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有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儿;丙肝母婴传播发生率相对乙肝低,但也存在母婴传播的可能。
3.性传播:乙肝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丙肝也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但相对乙肝来说,丙肝通过性接触传播的风险相对较低。
(三)临床表现及转归部分不同
1.急性期表现:乙肝急性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急性期症状不明显;丙肝急性期同样可能有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且丙肝急性期无症状感染者更为常见。
2.慢性化及预后:乙肝慢性化率较高,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丙肝也容易慢性化,且丙肝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相对乙肝并不低,不过丙肝如果能早期发现并进行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有较高的治愈可能,而乙肝目前虽然有抗病毒药物,但完全治愈相对困难。
(四)实验室检查不同
1.乙肝标志物检测:通过检测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等指标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状态等,例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感染乙肝病毒。
2.丙肝标志物及病毒检测:丙肝抗体是筛查指标,但丙肝抗体阳性需进一步检测丙肝病毒RNA来明确是否为现症感染,丙肝病毒RNA阳性提示体内有丙肝病毒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