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包括创伤性因素和非创伤性因素。创伤性因素有股骨颈骨折(是最常见原因,骨折移位程度等影响预后,不同人群风险有差异)和髋关节脱位(后脱位易损伤血运,治疗及时等影响预后,高风险运动人群风险高);非创伤性因素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引起脂质代谢紊乱等致血供减少)、酒精滥用(致脂代谢紊乱等影响血供,男性更易因饮酒量高等发病)、其他疾病如血红蛋白病(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供)、减压病(高压作业者减压不当致血管栓塞)、痛风(尿酸盐结晶沉积致血管堵塞)。
髋关节脱位:髋关节脱位也会损伤股骨头的血运,尤其是后脱位,脱位时股骨头受到的牵拉或挤压会导致供应血管受损,进而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脱位后治疗是否及时、复位是否满意等因素会影响预后,比如延误复位时间会增加坏死的可能性。生活方式中从事高风险运动(如滑雪、赛车等)的人群,发生髋关节脱位进而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风险相对较高。
非创伤性因素
糖皮质激素使用: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常见的非创伤性病因。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脂肪栓塞,堵塞供应股骨头的血管;还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使血管收缩、痉挛,减少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不同年龄、性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人群都可能受到影响,例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的患者常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女性患者可能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特点而更易涉及,长期大量使用时需密切关注股骨头血运情况。
酒精滥用: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体内脂代谢紊乱,引起血脂升高,脂肪在股骨头内堆积,影响血液循环;同时,酒精还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收缩、痉挛,减少股骨头血供。男性相对女性可能更易因酒精滥用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因为男性饮酒的比例和量往往相对较高,长期大量饮酒的生活方式是重要诱因。
其他疾病
血红蛋白病:如地中海贫血等,患者体内异常的血红蛋白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影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进而引发缺血性坏死。不同种族中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有差异,有家族病史的人群需特别关注。
减压病:潜水员等高压环境作业人员,在减压过程中,体内会形成气泡,栓塞血管,包括供应股骨头的血管,从而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从事相关高压作业的人群要严格遵守减压操作规程以降低风险。
痛风:痛风患者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可沉积在股骨头的血管内,引起血管堵塞,影响血液供应,长期痛风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能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不同性别中,男性痛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绝经前女性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发病率相对较低,但绝经后女性发病率会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