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的成因包括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和积累性劳损(疲劳骨折)。直接暴力常见如重物撞击等,不同人群无明显特异性差异,有骨骼基础疾病者更易发生;间接暴力常见如跌倒手掌撑地等,儿童易因过度牵拉等发生,有骨质疏松等病史者风险增加;积累性劳损是长期轻微损伤致骨折,年轻高强度上肢运动人群易患,有骨代谢异常等病史者风险高。
年龄性别因素: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在直接暴力导致肱骨干骨折的风险上并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从生活方式角度看,从事高风险职业(如建筑工人、机械操作工等)的人群,因工作中接触直接暴力因素的机会更多,相对更容易发生肱骨干骨折。
病史影响:本身没有特殊基础病史的人群,在遭受直接暴力时更易发生肱骨干骨折;而如果有骨骼相关基础疾病(如骨肿瘤等),骨骼强度本就下降,即使是相对较轻的直接暴力也可能引发肱骨干骨折。
间接暴力
情况说明:间接暴力也是导致肱骨干骨折的重要原因。常见的如跌倒时手掌撑地,暴力通过上肢向上传导至肩部,再向下传递到肱骨干,由于应力集中等原因导致肱骨干骨折,这种骨折多为斜形或螺旋形骨折。另外,上肢被过度牵拉时,也可能引起肱骨干骨折。例如儿童在被突然牵拉手臂时,就有可能发生肱骨干的青枝骨折等。
年龄性别因素:儿童相对更容易因间接暴力中的过度牵拉等情况发生肱骨干骨折,这与儿童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承受暴力的能力相对较弱有关;而对于成年人,间接暴力导致肱骨干骨折多与意外跌倒等情况相关,不同性别在这方面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导致的风险不同。
病史影响:有骨质疏松等病史的人群,骨骼强度降低,在受到间接暴力时,发生肱骨干骨折的风险会增加。因为骨质疏松会使骨骼脆性增加,承受应力的能力下降,较小的间接暴力就可能引发骨折。
积累性劳损(疲劳骨折)
情况说明: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导致肱骨干发生疲劳骨折。例如长期进行上肢重复劳作的人群,如专业运动员反复进行投掷等动作,肱骨干受到反复应力刺激,逐渐发生骨折,这种骨折初始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时间推移才会逐渐表现出相应症状,骨折多为不完全骨折。
年龄性别因素:经常进行高强度上肢运动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可能发生,相对而言,年轻且运动强度大的人群更易因积累性劳损出现肱骨干疲劳骨折,男性由于参与高强度运动的比例可能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风险稍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女性从事高强度上肢运动时也可能发生。
病史影响:本身有骨代谢异常等病史的人群,发生积累性劳损导致肱骨干骨折的风险更高。比如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时,骨骼的强度和代谢状态异常,更容易在积累性劳损下出现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