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时间依骨折程度定,姿势为仰卧位垫薄枕,同时防并发症和做肌肉锻炼)、腰部支具固定(选合适支具,佩戴6-12周,老年等特殊情况注意调整)、药物辅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促进骨折愈合药辅助,注意相关人群用药注意事项)、康复锻炼(早期四肢主动活动,后期佩戴支具轻度腰部活动,循序渐进且在专业指导下)。
卧床姿势:一般采取仰卧位,在腰部下方可垫薄枕,使腰椎处于轻度前凸的生理曲度,以缓解疼痛并促进骨折复位。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要注意定期更换体位,防止压疮等并发症,同时在卧床期间也要进行适当的肌肉收缩锻炼,避免肌肉萎缩。
腰部支具固定
支具选择:根据患者腰椎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腰部支具,如胸腰骶支具(TLSO)等。支具可以限制腰椎的活动,减少骨折部位的进一步损伤,为骨折愈合提供稳定的环境。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仍在发育,选择支具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支具的尺寸和强度要适中,既不能影响骨折愈合,又不能过度限制儿童的正常生理活动。
佩戴时间:佩戴腰部支具的时间一般也是6-12周,在佩戴期间要定期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支具的佩戴力度和时间。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弱,可能需要适当延长支具佩戴时间,但要注意观察支具佩戴后的皮肤情况,防止皮肤压迫损伤。
药物辅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因为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注意监测胃肠道反应和肾功能,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
促进骨折愈合药物:可以辅助使用一些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如骨肽等。这些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折部位的成骨细胞活性,加速骨折愈合过程。但药物的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使用时机。
康复锻炼
早期康复锻炼:在卧床期间,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如四肢的主动活动,包括握拳、屈伸膝关节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帮助其进行适当的四肢活动,注意活动的力度和范围要适中,避免过度活动造成损伤。
后期康复锻炼:当骨折初步愈合后,可逐渐增加腰部的康复锻炼,如在佩戴腰部支具的情况下进行腰部的伸展、旋转等轻度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康复锻炼要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锻炼的强度和难度。对于老年患者,康复锻炼要更加温和,避免因锻炼不当导致骨折部位再次损伤。同时,康复锻炼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