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骨骨折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骨折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且不影响外观和功能的患者,采取绷带包扎等对症支持措施;手术治疗适用于明显移位、咬合关系紊乱、开放性骨折等情况,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成人常用,儿童需考虑材料对生长影响及精细操作。
一、保守治疗
1.适应情况
对于骨折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且不影响面部外观和功能的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例如儿童患者,如果骨折移位不明显,因为儿童的骨骼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保守治疗可能是一种选择;对于一些全身情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若骨折移位不严重,也可尝试保守治疗。
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端移位小于3mm左右,且面部畸形不明显,咬合关系基本正常的情况。
2.具体措施
绷带包扎:使用弹性绷带等进行局部包扎,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促进骨折端的初步稳定。包扎时要注意压力适中,既要起到固定作用,又不能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
对症支持: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冷敷等,注意儿童皮肤娇嫩,冷敷时间不宜过长)等方式缓解疼痛,但一般不使用强效止痛药物,除非必要且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儿童慎用强止痛药物)。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情况和咬合功能等,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二、手术治疗
1.适应情况
明显移位骨折:当骨折端移位大于3mm,面部出现明显畸形,如颧骨塌陷、双眼睑不对称等情况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成年人面部骨折移位较明显,影响外观和功能,就应考虑手术。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要求的人群,如演员等对面部外观要求较高的人,即使骨折移位不是很严重,但为了维持良好的面部外观,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咬合关系紊乱:如果骨折导致咬合关系紊乱,影响咀嚼功能,不管移位程度如何,都需要手术复位。比如患者出现咀嚼时疼痛、咀嚼无力等情况,说明咬合关系已经受到影响,必须通过手术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
开放性骨折:颧骨骨折伴有皮肤破损等开放性损伤时,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清创并复位骨折,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手术方式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口暴露骨折部位,将移位的骨折端复位,然后使用钛板、钛钉等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这种手术方式能够较好地恢复颧骨的解剖结构和面部外观及功能。例如在成人颧骨骨折的手术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常用的方法,通过精确的复位和可靠的内固定,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正常的面部形态和咬合功能。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选择内固定材料时要考虑到材料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尽量选择生物相容性好、对骨骼生长干扰小的材料,并且手术操作要更加精细,避免损伤儿童的生长板等重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