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可由局部因素(如鼻腔黏膜干燥、创伤、炎症、异物等)和全身因素(如高血压、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等)引起,局部因素多致单侧少量出血,全身因素引发的一般无血液系统严重异常;白血病因骨髓中异常增殖的白血病细胞抑制正常造血致凝血功能障碍,常致双侧鼻腔出血且程度重、易反复,还伴发热、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区分需靠血常规初筛和骨髓穿刺确诊,儿童鼻出血伴发热等要警惕白血病,成人反复鼻出血伴相关症状需怀疑,老年人高血压时也需排查白血病,任何人群鼻出血伴可疑血液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一、鼻出血的常见非白血病原因
鼻出血可由多种非白血病因素引起,其一为局部因素,如鼻腔黏膜干燥、创伤(挖鼻等)、鼻腔炎症(鼻炎、鼻窦炎)、鼻腔异物等,此类情况多表现为单侧鼻腔少量出血,局部检查可发现鼻腔黏膜破损等异常;其二为全身因素,像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易致鼻出血,还有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C、K缺乏)、内分泌失调(如妊娠期鼻腔黏膜充血易鼻出血)等,这些全身因素引发的鼻出血一般不伴随血液系统的严重异常表现。
二、白血病引发鼻出血的机制及特点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骨髓中异常增殖的白血病细胞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致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凝血因子异常等,进而使患者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容易发生鼻出血。白血病导致的鼻出血往往可能是双侧鼻腔出血,且常伴随其他症状,比如患者会出现发热(原因是正常白细胞受抑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发热)、贫血(面色苍白、乏力等)、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其鼻出血程度可能相对较重,且易反复发生。
三、鼻出血与白血病的区分方法
要区分鼻出血是否由白血病引起,需借助相关检查。血常规检查是初步筛选的重要手段,白血病患者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异常增高或减低、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等;而骨髓穿刺检查是确诊白血病的金标准,通过骨髓穿刺可观察骨髓中造血细胞的形态、比例等情况,以明确是否存在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
四、不同人群鼻出血与白血病的关联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鼻出血多数由局部因素导致,如鼻腔黏膜娇嫩易受损伤等,但若儿童鼻出血伴随发热、面色苍白、皮肤瘀点瘀斑等表现,需警惕白血病可能,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等检查。
成人:成人鼻出血除局部因素外,需关注全身情况,若反复鼻出血且伴有上述白血病相关伴随症状,要高度怀疑白血病,需进一步完善骨髓穿刺等检查。
老年人:老年人鼻出血常见于高血压等因素,若同时有血液系统异常表现,也需排查白血病,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血液系统疾病发生风险相对增加。总之,对于任何人群出现的鼻出血,若伴有可疑血液系统异常表现,都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