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症状,早期有局部疼痛与肿胀、关节活动受限;中期局部硬块形成、疼痛持续或加重;晚期关节功能严重受限、出现肌肉萎缩。
局部疼痛与肿胀:受伤部位会出现疼痛,通常在创伤后的1-2周左右开始,疼痛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和创伤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受伤部位会有肿胀,这是因为局部组织受到损伤后,血管破裂出血、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液渗出等原因引起。例如,儿童在玩耍时发生骨折等创伤后,若发生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早期就可能出现受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愿活动受伤肢体等情况。对于成年人,同样在创伤后早期出现受伤部位的疼痛肿胀,影响日常活动。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局部的炎症刺激和组织的异常变化,关节开始出现活动受限。比如肘关节受伤后发生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屈伸肘关节的活动范围会逐渐变小,不能像正常时那样自由活动。不同年龄的人群,关节活动受限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的关节相对较灵活,但创伤后发生骨化性肌炎时,其关节活动受限也会比较明显,会影响到日常的肢体功能活动,如不能正常伸手拿东西等。
中期症状
局部硬块形成:随着病情发展,在受伤部位可触及硬块。硬块质地可能较硬,这是因为肌肉等组织内出现异位骨化。例如,膝关节创伤后发生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在膝关节周围可摸到硬块,且随着时间推移,硬块可能会逐渐增大。不同年龄人群,硬块的触感可能因肌肉等组织的发育情况等有所不同,儿童的肌肉等组织相对较嫩,但异位骨化形成的硬块也能被触及。
疼痛可能持续或加重:疼痛可能不会完全缓解,甚至可能加重。尤其是在活动关节时,疼痛会更加明显。比如患有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患者在活动肘关节时,疼痛会比早期更加剧烈,影响患者的活动意愿和活动能力。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但疼痛加重都会对其生活和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晚期症状
关节功能严重受限:此时关节活动受限情况较为严重,可能几乎丧失正常的关节功能。例如,髋关节发生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晚期,患者可能无法正常行走、下蹲等,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不同年龄人群,晚期关节功能严重受限对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儿童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活动,如无法正常奔跑、跳跃等;成年人则会严重影响其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肌肉萎缩:由于长期关节活动受限,肌肉会出现废用性萎缩。受伤肢体的肌肉会变细,力量减弱。比如上肢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晚期,上肢肌肉会明显萎缩,导致拿东西无力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肌肉萎缩的速度和程度可能因身体的代谢等情况有所不同,儿童的肌肉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长期关节受限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而成年人肌肉萎缩后恢复相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