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有牵引疗法(皮肤牵引适3岁以下儿童,骨牵引用于成人)、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有切开复位内固定(钢板螺钉内固定、髓内钉内固定),需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合适方法,治疗中要观察病情防并发症促康复。
一、非手术治疗
1.牵引疗法
皮肤牵引:适用于3岁以下儿童,利用胶布贴于患肢皮肤上,通过重量牵引使骨折复位。皮肤牵引的重量一般不宜过重,要根据儿童的体重等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骨折端逐渐复位,且避免对儿童皮肤造成过度损伤等不良影响。因为儿童骨骼可塑性较强,皮肤牵引有一定的复位作用。
骨牵引:对于成人股骨干骨折,可采用胫骨结节牵引或股骨髁上牵引。通过牵引装置使骨折端处于牵引状态,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达到骨折复位的目的。牵引过程中需要定期调整牵引重量和方向,密切观察骨折端的复位情况,一般牵引时间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等因素而定,通常需要数周时间,在牵引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牵引针处感染等并发症。
2.外固定支架固定: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使用外固定支架来固定股骨干骨折。通过在骨折端两侧的骨骼上安装固定钉,然后连接外固定支架来维持骨折的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的优点是对骨折端周围软组织的损伤较小,便于观察和处理伤口等情况,尤其适用于开放性骨折等情况,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具体骨折情况来选择是否采用该方法。
二、手术治疗
1.切开复位内固定
钢板螺钉内固定:是较为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通过切开皮肤和软组织,暴露骨折端,将钢板置于股骨干外侧等合适位置,然后用螺钉将钢板与骨折端的骨骼固定在一起,以达到固定骨折端,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股骨干骨折,尤其是骨折移位明显、不稳定的情况。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准确复位骨折端,保证钢板放置位置正确,螺钉固定牢固。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钢板的选择和固定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患者骨骼生长发育较快,需要考虑钢板对骨骼生长的影响等因素。
髓内钉内固定:包括带锁髓内钉等。将髓内钉插入骨髓腔,通过髓内钉上的锁钉来固定骨折端。髓内钉内固定具有生物力学性能较好、对骨折端血运影响较小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股骨干骨折,尤其是长斜形、螺旋形骨折等。在手术操作时要注意髓内钉的插入位置和深度等,确保骨折端能够稳定固定。对于不同性别患者,手术操作原则基本相同,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骨骼解剖结构等进行调整。同时,在术后康复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
股骨干骨折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骨折类型、身体状况等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