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膨出会引发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腰部活动受限等症状,不同人群在这些症状的表现上各有特点,如儿童可能因不良姿势等引发相关症状,女性孕期因身体变化易出现相关症状,老年人因腰椎退变重更易出现某些症状等。
不同人群表现:对于儿童来说,可能是因为长时间不正确的坐姿、站姿或者过度玩耍等导致腰部受力异常引发疼痛;女性在孕期由于体重增加、身体重心改变等因素,也更容易出现腰椎间盘膨出导致腰部疼痛;有腰部既往损伤病史的人群,腰椎间盘膨出后疼痛可能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下肢放射性疼痛
原因:当腰椎间盘膨出刺激到神经根时,会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神经根受到压迫后,神经传导异常,疼痛会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甚至足部放射。比如,患者可能会感觉从腰部开始有一股放射性的酸痛或刺痛沿着下肢传导。
不同人群表现:儿童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等基础情况,也可能发生;女性在孕期由于腰椎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神经根受压导致下肢放射性疼痛;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既往病史的人群,发生腰椎间盘膨出时下肢放射性疼痛可能更易出现且症状可能更重。
下肢麻木
原因:腰椎间盘膨出压迫神经还可能导致下肢麻木,这是因为神经受到压迫后,神经的感觉功能出现异常。麻木的部位通常与下肢放射性疼痛的部位大致相同,可能是足部、小腿等部位。
不同人群表现:儿童发生下肢麻木可能与外伤、先天发育等因素有关;女性在孕期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影响神经,导致麻木出现;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神经就可能有病变,发生腰椎间盘膨出时麻木症状可能会被放大,与单纯腰椎间盘膨出导致的麻木有所不同。
间歇性跛行
原因:当腰椎间盘膨出严重到一定程度时,行走时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出现疼痛、麻木等不适,需要休息后才能继续行走。这是因为行走时神经根受压加重,导致下肢供血等出现异常。
不同人群表现:儿童发生间歇性跛行相对罕见,多与先天性脊柱疾病等有关;女性在孕期由于身体状态特殊,发生间歇性跛行可能与腰椎负担、体重增加等因素相关;老年人由于腰椎退变本身较重,发生腰椎间盘膨出后更容易出现间歇性跛行的情况。
腰部活动受限
原因:由于腰部疼痛以及神经受压等原因,患者会出现腰部活动受限,不能自如地前屈、后伸、侧弯等。例如,患者可能发现自己弯腰捡东西变得困难。
不同人群表现:儿童腰部活动受限可能是因为玩耍时姿势不当等引起;女性在产后身体恢复过程中,如果出现腰椎间盘膨出也可能导致腰部活动受限,这与产后身体的变化以及照顾孩子的姿势等有关;老年人由于腰椎本身的柔韧性下降,发生腰椎间盘膨出后腰部活动受限相对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