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的非药物治疗包括低强度有氧运动、快走等运动疗法,热敷、冷敷、电疗等物理治疗,超重或肥胖者减重及辅助器具使用;药物治疗有缓解疼痛炎症的非甾体抗炎药和改善软骨代谢的软骨保护剂;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运动强度不宜大且要保暖,孕妇优先非药物治疗慎用药物,儿童罕见需及时就医用非药物干预,有基础病史患者需考虑相关影响遵循多学科联合诊疗。
一、非药物治疗
1.运动疗法:低强度有氧运动是重要手段,如游泳,水的浮力可减轻关节负重,同时锻炼膝关节周围肌肉;快走也是不错选择,能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研究显示规律进行此类运动可减轻膝关节炎疼痛并提高活动能力,运动频率建议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
2.物理治疗:热敷适用于慢性膝关节炎患者,能促进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可每日热敷1-2次,每次15-20分钟;冷敷常用于急性炎症期,减轻肿胀和疼痛,一般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可重复;电疗(如低频电刺激)、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方法,可通过不同机制改善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需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3.减重:对于超重或肥胖的膝关节炎患者,减轻体重至关重要,体重每减轻1kg,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可减少3-4kg,能显著延缓关节软骨磨损,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相结合的方式减重,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正常范围(18.5-23.9kg/㎡)。
4.辅助器具使用:拐杖可减轻患侧膝关节负重,帮助患者行走;膝关节支具能提供一定的关节稳定性,减轻关节受力,适用于症状较明显的患者,使用时需根据自身情况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膝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如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但需注意其可能存在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使用时应遵循临床医生指导。
2.软骨保护剂:像氨基葡萄糖等,具有改善软骨代谢的作用,有助于维护关节软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延缓膝关节炎病情进展有一定帮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应避免爬山、上下楼梯等加重关节磨损的运动,可选择更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平地慢走等,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膝关节受凉加重不适。
2.孕妇: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等,慎用药物,若必须使用药物,需在医生充分评估胎儿风险后谨慎选择。
3.儿童:儿童膝关节炎较为罕见,若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等,避免盲目使用成人药物。
4.有基础病史患者:如有糖尿病的膝关节炎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注意血糖控制对伤口愈合等的影响,运动时要监测血糖,药物使用也需考虑对血糖等基础指标的影响,遵循多学科联合诊疗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