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包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考虑儿童、老年特殊人群情况)、新型药物治疗(靶向药物需依基因检测选药,免疫治疗要关注儿童和老年患者差异)、支持治疗(包括感染防治、输血支持、营养支持,不同特殊人群有不同护理及治疗要点)。
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一)适用情况
对于有合适供体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可能的治疗手段。通过移植正常的造血干细胞,有望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系统,摧毁白血病细胞。
(二)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患者:需评估其身体状况能否耐受移植相关的高强度治疗,因为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移植后的并发症风险可能更高,要综合考虑其免疫功能、器官功能等多方面因素。
老年患者:要评估其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对移植的耐受性较差,需要谨慎权衡移植带来的获益与风险。
二、新型药物治疗
(一)靶向药物
对于具有特定靶点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可使用靶向药物。例如,针对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一定作用,但需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来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不同患者的靶点情况不同,治疗反应也会有差异。
特殊人群:儿童患者使用靶向药物时要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患者则要注意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
(二)免疫治疗药物
免疫治疗药物如CAR-T细胞治疗等在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也有应用探索。CAR-T细胞治疗是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白血病细胞,但该治疗可能会带来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
特殊人群:儿童和老年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时,要根据其个体差异调整治疗方案,儿童要考虑其免疫功能的特殊性,老年患者要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对不良反应的承受能力。
三、支持治疗
(一)感染防治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抑制等原因,极易发生感染。要注意保护患者的皮肤、黏膜等屏障,对于发热等感染迹象要及时进行病原体检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
特殊人群:儿童患者皮肤黏膜娇嫩,更容易受到感染,要加强皮肤护理;老年患者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更快,要更积极地进行监测和抗感染治疗。
(二)输血支持
患者常存在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情况,需要定期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等进行支持治疗。在输血过程中要注意血型匹配等问题,不同人群的输血反应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和老年患者要密切观察输血后的反应。
(三)营养支持
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维持身体机能、提高治疗耐受性很重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儿童患者需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以支持生长发育,老年患者要注意营养均衡,预防营养不良相关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