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是引起胃穿孔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导致胃穿孔是因胃酸和胃蛋白酶对溃疡部位持续侵蚀致溃疡穿透胃壁各层使胃内容物漏出腹腔,还有外伤、医源性因素、肿瘤等其他可能因素,不同人群有不同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如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延误诊治,儿童病情进展快需注意饮食,女性孕期用药需谨慎,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易发病需调整生活方式,胃溃疡病史人群是高危需严格遵医嘱及及时就医。
胃溃疡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是关键。胃内的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和胃蛋白酶会持续对胃黏膜溃疡部位进行侵蚀,随着时间推移和溃疡的不断发展,溃疡会逐渐穿透胃壁的各层组织。胃壁从内到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当穿透浆膜层时,胃内容物(如胃酸、食物残渣等)就会漏出到腹腔内,引发急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即胃穿孔。
其他可能引起胃穿孔的因素
外伤:腹部受到严重的外伤,如撞击、刺伤等,可能直接导致胃壁破裂穿孔,但这种情况相对胃溃疡引起的胃穿孔发生率较低。
医源性因素:在一些医疗操作过程中,比如胃镜检查时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胃穿孔,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且多是在有操作指征和规范操作的情况下发生概率极低。
肿瘤:胃部的肿瘤也可能导致胃穿孔,肿瘤组织生长过快,内部血供不足,可发生坏死、溃疡,进而穿透胃壁,但相比胃溃疡,由肿瘤引起的胃穿孔比例要低得多。
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胃溃疡发生胃穿孔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因为老年人的反应能力相对较弱,腹痛等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容易延误诊治。所以老年人若有胃溃疡病史,更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出现腹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儿童:儿童胃溃疡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胃溃疡导致胃穿孔,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儿童在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家长应监督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进食等,对于有胃溃疡相关症状的儿童要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
女性:女性在不同生理时期,如孕期等,胃溃疡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会受到激素等因素影响。孕期发生胃溃疡时,用药需要格外谨慎,因为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孕期胃溃疡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处理,以避免发展为胃穿孔等严重情况。
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胃溃疡,进而增加胃穿孔的风险。这类人群需要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饮食和良好的心态,以降低胃溃疡及胃穿孔的发生几率。
有胃溃疡病史人群:这类人群是胃穿孔的高危人群,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胃镜等相关检查,密切监测胃溃疡的愈合情况,一旦出现腹痛加剧、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疑似胃穿孔的症状,要立即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胃穿孔带来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