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骨骨折可能引发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腕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后遗症。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因舟骨血供特殊等,表现为骨折部位持续疼痛肿胀等;创伤性关节炎因关节面恢复不良等,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腕关节僵硬因固定致组织粘连挛缩等,表现为活动范围减小等;肌肉萎缩因患肢活动减少等,表现为肌肉体积减小肌力下降等。
发生情况:舟骨的血液供应相对特殊,骨折后较易出现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情况。由于舟骨近侧1/3骨折时,近侧骨折块血供主要来自关节囊附着处的小血管,远侧骨折块血供依靠从骨折线经过的小血管,所以骨折部位血供不足是导致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关键因素。年龄因素会有影响,儿童舟骨骨折相对成人更易出现延迟愈合,但总体而言无论年龄大小都存在此风险。生活方式方面,若骨折后过早活动等也可能加重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情况。病史方面,本身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概率更高。
表现:骨折部位持续疼痛、肿胀,骨折处压痛明显,骨折愈合时间超过正常预期,X线等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线持续存在等。
创伤性关节炎
发生情况:当舟骨骨折后关节面恢复不良时,关节软骨受到磨损,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年龄较小的患者,由于骨骼仍在发育,骨折后关节面恢复不佳对关节的长期影响更明显;而成年患者如果骨折复位不理想,也较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生活方式上,骨折恢复后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过度运动等会增加关节磨损,进而诱发创伤性关节炎。病史方面,本身有关节炎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舟骨骨折后更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的后遗症。
表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关节活动受限,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影像学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等改变。
腕关节僵硬
发生情况:舟骨骨折后患者因疼痛等原因长时间固定,导致腕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挛缩,从而引起腕关节僵硬。儿童患者由于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固定不当等也可能出现腕关节僵硬;成年患者固定时间过长或康复锻炼不及时等易出现该后遗症。生活方式上,骨折后缺乏有效的康复锻炼会显著增加腕关节僵硬的发生风险。病史方面,既往有关节活动度不佳等情况的患者在舟骨骨折后更易出现腕关节僵硬。
表现:腕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主动和被动活动时均有明显阻力,影响腕关节正常的屈伸、旋转等功能。
肌肉萎缩
发生情况:舟骨骨折后患肢长时间活动减少,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年龄较小的儿童,肌肉萎缩相对成人恢复可能更快,但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锻炼也会有较明显萎缩;成年患者肌肉萎缩恢复相对缓慢。生活方式上,骨折后缺乏针对性的肌肉锻炼会加重肌肉萎缩程度。病史方面,本身肌肉力量较弱等情况的患者在舟骨骨折后更易出现肌肉萎缩。
表现:患肢肌肉体积减小,肌力下降,可通过测量肌肉周径等方法发现与健侧相比有明显差异,肌肉收缩力量减弱影响腕关节及手部的功能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