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胃炎患者大便黑色需区分假性黑便与真性黑便,假性黑便与食物、药物有关,停止相关摄入可恢复;真性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儿童、成人、老年人情况有别,需通过粪便隐血试验、胃镜结肠镜检查明确,假性黑便无需特殊治疗,真性黑便按出血情况休息、治疗,调整饮食,儿童、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明确黑色大便的可能原因
慢性肠胃炎患者大便呈黑色,首先要区分是真性黑便还是假性黑便。假性黑便可能是食用了动物血、肝脏、菠菜等食物,或者服用了铁剂、铋剂等药物导致,这种情况一般停止相关食物或药物摄入后大便颜色会恢复正常。而真性黑便则提示可能有消化道出血,慢性肠胃炎患者如果炎症比较严重,损伤了胃肠道黏膜导致出血,血液经过肠道消化后会使大便呈黑色。
(一)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的考虑
儿童:儿童患慢性肠胃炎相对较少见,若出现大便黑色,要特别注意是否有误食导致出血的情况,比如误服尖锐物品损伤胃肠道,同时要考虑是否有先天性胃肠道疾病相关的出血可能,儿童的胃肠道比较娇嫩,一旦有出血情况需要更加谨慎处理。
成年人:成年人患慢性肠胃炎导致黑便,可能与日常的饮食不规律、长期饮酒、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都可能损伤胃肠道黏膜引发出血。
老年人:老年人慢性肠胃炎导致黑便需警惕是否有肿瘤等严重情况,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且肿瘤发生率相对较高,消化道出血可能是肿瘤引起的溃疡导致出血。
二、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1.粪便隐血试验:可以检测大便中是否有微量出血,若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
2.胃镜和结肠镜检查:胃镜可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的黏膜情况,明确胃内是否有炎症、溃疡、出血等病变;结肠镜可以观察直肠、结肠的黏膜情况,明确肠道内的病变情况,对于慢性肠胃炎患者出现黑便,这两项检查能明确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三、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一)假性黑便情况
如果是因食用特殊食物或药物导致的假性黑便,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停止相关食物或药物摄入后,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即可。对于儿童来说,要避免其再次接触可能导致假性黑便的食物或药物,比如妥善放置含铁剂的药物,避免儿童误食;老年人则要注意自己服用的药物情况,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二)真性黑便(消化道出血)情况
如果是慢性肠胃炎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引起的黑便,首先要让患者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对于儿童,要安抚其情绪,减少因哭闹等加重出血的情况;老年人要注意休息,避免血压波动加重出血。然后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如果出血量较少,可以在治疗慢性肠胃炎的基础上,使用一些保护胃肠道黏膜的药物;如果出血量较多,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内镜下止血等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调整饮食,在出血期间需要禁食,出血停止后逐渐恢复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儿童的饮食要更加注重营养且易于消化,老年人则要避免刺激性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